第六屆「全港校園導讀比賽」


書名:現代科學家的毅力
節錄:不負恩師厚望的物理學家嚴濟慈
聲演:曾子驊
出版:新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農村小子嚴濟慈從來沒想過能坐在大洋船上,去法國留學。因為他沒有錢,家裏也沒錢供他留學。踏上征途,是因為三個大學老師認定他是一個有天分的理科人才,於是自告奮勇,提出共同資助他出國的。

1923年深秋時節,嚴濟慈靠親友和自己的積蓄作路費,懷着又驚又喜的心情出國。資助的幾個老師無力一次給他一大筆錢,嚴濟慈手上的錢,只夠他在法國生活兩三個月,以後就要靠老師們滙錢給他了。

得到這麼多老師器重,嚴濟慈默念:「我一定要自勉,要努力!」

到了法國,最初兩三個月似乎一切順利。嚴濟慈省吃儉用,在距離巴黎不太遠的小鎮讀中學,非常用功學習法文,每天的生活很有規律。

可是他手上的錢漸漸用光了,老師約定的滙款卻見不到。他開始心急了。他天天盼望收到消息,一下課立即趕回家看信,信箱卻總是空的。

「沒事做,沒書讀,沒錢用,沒飯吃,這個月的事不知如何解決。我已經神思恍惚,不能再想了。我長這麼大,這種失望者的懶惰、焦急者的怨恨,從來沒有經歷過。」

幸好後來滙款收到了。原來老師何魯的妻子病了,他的錢全用來給妻子治病,只好拖到這時候,才把三個月的錢一次寄出。

「何老師如果不是真正有困難,決不至於讓我陷入這困境,他或許也在同情我,為我流淚呢!他愈困難,我對他只會愈感激。」嚴濟慈只盼能以讀好書來回報他的幾位恩師。

接下來他又考了三次試,拿了三張文憑。他到法國才一年多,就拿了碩士學位,而且成績很好。教授都對他另眼相看,希望做他的博士導師。

1925年夏天考完試之後,他去拜訪物理系的法布里教授。教授問他為什麼要讀物理,不讀數學。嚴濟慈說,中國科學太幼稚了,要有人做創建研究所、開設實驗室等工作,所以自己不想放棄實驗科學。

暑假之後,嚴濟慈就在法布里教授的實驗室裏研究石英。嚴濟慈花了近兩年,創造性地想出一個測試方法,精確地測到石英出現多大的變形的實驗數據,寫成論文,得到法國國家博士。

嚴濟慈對石英的研究,跟你我的生活都有關係。我們的鐘錶上、電腦裏,就用上石英。平常我們那怕說要分秒必爭,但生活裏,時鐘準到一秒就很足夠了。

嚴濟慈精確地測出實驗數據,對做出準確極高的鐘錶和其他器物,十分重要。嚴濟慈的論文很受重視,巴黎的報紙上稱他為中國科學家,他的論文在法國的物理雜誌上發表,法國物理學會還請他去演講。

嚴清慈既沒有辜負法布里教授給他一個實驗室的工作名額,也沒有辜負義助他的中國老師。

1927年,他又一次乘着大船飄過印度洋,載譽回到中國。許多大學聘請他。他教了一年書,再去巴黎進居里夫人的實驗室進修了兩年。

回來之後,他接受了薪金不高的國立研究院工作,主持物理研究所,又設立了鐳學研究所。

雖然中國條件艱難,但他向法布里教授表示在中國成立研究所、實驗室,做科學實驗工作的志願,終於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