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重新出發V
節錄:跌倒
聲演:吳詠琳
出版:香港青年協會
節錄:跌倒
聲演:吳詠琳
出版:香港青年協會

經過手術後,媽媽的病情時好時壞,為了四個兒女和不回家的老公,一個人經營生果檔支撐生計。媽媽捱著病痛,日間努力工作,晚上常常和爸爸吵架。
小學三年班的某一天,朱輝再沒有見過爸爸回家。記憶之中,童年的味道是寂寞的。然而上中學以後,他開始在街上結識朋友,那裡是沒有煩惱的世界,與朋友一起,總是無憂無慮。
雖然朱輝讀書成績不好,也像其他街上的少年一樣到處生事,但是,任他在外玩得多狂,每晚八時他一定趕回家,乖乖坐在母親面前,一家人齊整吃飯。
兒子都像父親,朱輝也有一個像爸爸的壞習慣,就是一有事便動手打人,任母親怎樣勸也不聽。十五歲時,因為留班和屢次打架,朱輝被學校停學,他決定照顧病情不穩定的母親,索性不再上學。
這一年特別多事。每年冬天,是生果店的旺季。旺季剛過去,累得發酸的媽媽突然右腳不能動彈,原來已是肝癌晚期,右腳神經被壓住了。不久以後,朱輝媽媽便結束了勞累的一生。
十五歲的朱輝,不知怎樣排解喪母之痛,終日與朋友浪蕩去忘記苦悶,更在十七歲的暑假因為打架生事被判入更生中心。朱輝心想,媽媽不在了,自己再沒有人管,日子便更隨便地過。
中五畢業後,朱輝無所事事,日子看似快活,其實朱輝的心裡既孤單又焦慮。與朱輝一起打發日子的朋友常常吸毒,起初,朱輝聽過「毒品害人」,堅持不肯嘗試,但眼見這些朋友也沒有任何異樣,便覺得那些警告只是騙人的話。
朱輝的生活,就是毒品和毒品帶來的問題。因為吸食毒品,在經濟和生活上為他帶來無窮壓力。每一天好像更加看不見希望,為了忘記這些苦痛,他卻又只能再拿起毒品。
毒癮深的人,一旦暫停接觸毒品便會脾氣暴躁,朱輝多次因為打架傷人而被捕。起初是警司警誡,後來是感化令,這一次更要還押監房。
在收押所,有專門收押有毒品問題的犯人的監房。因為毒癮深的人需要特別看顧,免得他們毒癮發作時發生意外。那些人大約只是四五十歲,然而牙齒都脫光了,不能吃東西,他們也沒有心思吃飯,他們只想吸毒。
朱輝心想,自己十年後,會否就是這個樣子?那一天,朱輝誠懇地向感化官說,即使刑期比普通監房長,他仍很想申請入戒毒村。最後法官接納感化官的建議,讓朱輝到戒毒村去。
那是一個福音戒毒機構,戒毒村的日子很有規矩,清早起來讀聖經,下午工作和上課,晚上有道理分享和查經班,不許外出。朱輝漸漸習慣清簡的生活,也喜歡聖經的道理,在聖經故事中,他感受到光明和希望。
朱輝喜歡這份平靜感覺,在平淡的日子裡,他沒有再想及毒品,朱輝覺得自己已經遠離了毒海。可是,毒品這魔鬼,卻在冷不防的暗處等著機會拉你的腿⋯⋯
在戒毒所的第十個月,他不慎跌傷。這次因為受傷,朱輝由經歷過戒毒的師兄陪同他外出求診。過了差不多一年,重新接觸外面的世界的朱輝,不禁想見見從前的朋友。
同時間,原來那位師兄,暗地裡已重返毒海,二人便打算借看醫生的機會,偷偷把少許毒品帶回宿舍。
也許十個月的時間,還不夠改變差不多十年的惡習。可能在潛意識裡,毒品仍是生活中的平常事物,只是少許也沒所謂。就這樣,拿著少許毒品,二人準備回戒毒村。
回到戒毒所,朱輝一心期待毒品的滋味。然而他和師兄剛進門口,便被院長搭著肩讓他們去談話。原來,師兄重新吸毒的事早被懷疑了,今次和朱輝被逮個正著。
朱輝承認了事情,向院長道歉,並說希望留下來,願意接受任何懲罰。事件雖然解決了,但朱輝發現自己原來是這樣脆弱。
那天以後,朱輝用時間證明自己能堅持戒毒,不但在所內行為良好,完成住村期後,他繼續留在戒毒村工作了兩年多,保持簡單的生活。
離開戒毒村後,他和幾位過來人一起組織攝影隊。起初主要拍攝禁毒短片,後來成為了幾間中學校園電視台的導師,除了教授學生拍攝技巧,也分享他過去的經歷,希望年青人不要走他的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