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子女學會獨立、增廣見聞,有家長會不適一切送他們到外國留學
如果家裡沒有足夠金錢,其實也不用氣餒
大個仔大個女,自己去一次背包旅行,更爽!
我們來分享一下背包客覺得背包旅行教曉他們的10件事:
- 學會自在做自己
背包旅行歐洲,才發現生活最美的要素是“自在”
歐洲人很注重自己的感覺,
儘管自己一個人坐在咖啡館外,
都不是一件孤單寂寞的事,
人與人的關係像獨立的個體又不侵犯到彼此,
在街上穿不穿內衣? 是不是同性戀? 髮型好不好看? 似乎只有你自己在乎這麼一回事?!
住了一個月的巴黎,
我學到自在與自己獨處,更自在在別人面前做自己。 - 學會信任與感謝
背包旅行需要相信自己,
無關乎英文好不好?!或有沒有方向感?!
在羅馬以為英文可以派上用場?!才知義大利不吃英文這一套?!
在東京以為有漢字就沒問題?!才知道漢字有些意思跟我們想的不一樣?!
但是一定要先學會信任自己與信任別人,
路是問出來的,
有些事是雞同鴨講、比手畫腳+台語,全世界都會通的,
陌生人沒有義務幫我,但是每一次他們都幫我了…,
讓我學會信任自己也信任別人,更學會感謝生命旅途的每一個別人。 - 學會更自信更樂觀
當每一次背起背包,
去實踐之前的計畫,
走過了倫敦鐵橋,走過了巴黎鐵塔,走過了美國大峽谷…..,
或只是小小的澳門大三巴,
那都是一份滿足,
就算走過雲南高緯度的寒夜,
冷得膝蓋發抖,半夜還得起來煮壺熱水暖暖身子…,
我都依然能樂在其中,
那是累積多份的成就感,讓我學會更自信更樂觀。 - 學會更了解自己、尊重別人
背包旅行的行程不是像旅行團一切可以整個委託別人,
當我當起自己旅行的主人時,
我更清楚自己要什麼?! 不想要什麼?!
一個人的旅行也好,
有好朋友相伴也好,
都希望自己能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討論是一定要的,有不一樣的想法是正常的,
沒有對錯,
我們可以暫時分開旅行,再約下一個集合地點,
我學會更了解自己,不委屈自己的表達出來,
我也學會尊重好朋友的想法,聽她跟我分享我沒看見的一切….。 - 學會看自己的渺小
想學好英文,好不容易有點水準…才知道有些地方不說英文?!
想多賺一點錢,才能安心過生活…才知道有些地方不需要太多錢,人們的笑容更燦爛?!
生活裡有時候大家都在追求的、或是自以為擁有的大東西,到了別的國度卻成了很小的東西?!
走過更多地方,看過越多人,
我的擁有,只會讓我學會彎下腰看見自己更渺小…。 - 學會原來需要不多
背包旅行的行囊,被規定不能超過7kg,
再怎麼偷渡也不可能超過10kg,
這樣的一個後背包,它可以陪我度過16天以上的旅行,
從零下-5度~25度的豔陽天,
竟然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的衣服,以及簡單的保養品…通通在這個後背包裡,
旅行中的我 卻可以自由搭配、運用得恰恰當當,
生活中的我,
不經想起面對一片大衣櫥時,不知道要穿什麼的困擾模樣,
幾年的背包客下來,
我的物慾越來越小,再也不買重複性高的東西,
因為我學會需要真的不多。 - 學會放棄『自以為是或不是』
在沒見識過或沒親身經歷過之前,
總會帶有自己的認定,
但是往往旅行就是會再再的打翻我的認知跟舊有的想法,
走過巴黎墓園,才知道他們對待死人跟我們不一樣,
走過印尼,才知道什麼是貪婪的海關跟我們想的不一樣,
走過曼谷,才知道人妖這個身分是值得驕傲,
走過韓國,才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有“都教授”跟“少女團體”的美貌,
登過雪山,才知道4680海拔…我辦得到。 - 學會當下最美
旅行前總有些放不下,
但是啟程後,
人在西半球,我總不能還為了東半球的事擔憂,
我的擔憂對整個旅途的過程是種無聊的多餘,
後來
我慢慢學會當下最美,
無論我在哪裡?! 生活或是旅行?! - 學會面對無常
在巴塞隆納,飛機航班突然更改起飛時間?!
在麗江,自己蠢訂錯航班時間?!
在峇里島,過個海關等個幾小時?!
在香港,手機遺落在公車上?!
有時計畫趕不上變化,
我學會面對旅行的無常變化,
幽默地度過…
自己的錯誤、別人的錯誤,或老天的玩笑!?
因為我還要走下去,
我不能卡在這裡而錯過接下來的美麗,
旅行萬事多變化,
就像如果在倫敦前幾天的陰雨綿綿,
我就離開了這裡…
哪能遇見後來倫敦鐵橋上難得的藍天。 - 學會用旅行的心過生活
旅行它就像心靈的擴張劑,
生活中有塞車不能忍,旅行中卻可以忍?!
生活中大排長龍不能忍,旅行中卻可以忍?!
生活中買貴東西不能忍,旅行中卻可以忍?!旅行有時又像迷幻藥,
我曾忽略自己城市的老建築,而旅行香港卻讚嘆唐樓的美?!
我曾忽略自己城市的古蹟,而旅行日本卻讚嘆百年神寺?!
我曾忽略自己生活的步調,而旅行時才享受慢活與慢遊?!
後來
因為我愛旅行,
我開始學會用旅行的心,過生活…。
原文連結:http://bit.ly/1OdSG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