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期: 2016/05/24 00:00
專訪|闖入莫斯科最古老馬戲團
“If you do something, you must like it, or you should find something out.”

Yury Nikulin 俄羅斯著名小丑兼戲劇演員尼庫林的孫子,現任莫斯科馬戲團宣傳公關及特別項目總負責人

馬戲團的常態
淡季每個周末有表演,平日每天則有普通的訓練;而旺季則連續數天表演,一天三場。
在旺季的時候,他們沒有吃飯的時間,在間場一杯咖啡、一支香煙就要繼續高強度表演。
清晨五六點起床準備訓練、連續進行三場表演後凌晨回家累攤在床上對於馬戲團員是常態,採訪其間接連對此大感驚嘆。
Yury表示這只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因為馬戲本來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你在裡面就需要‘live with it’
進入馬戲團只靠機會
兩個半小時的馬戲表演一般需要200個‘Numbers’而不是200人,表演名單上只有數目,沒有特定期的表演員。
也只有部分藝人屬於他們馬戲團的,其他藝人都是按每一期的表演節目來招,他們可能從世界各地和不同的馬戲團。
要進入馬戲團圈子只有三個途徑,第一作為演藝人的孩子一直在馬戲團的氛圍下浸泡著,學走鋼繩比學會走路更早,會遇到很多機會嘗試。
第二是作為退役運動員,從小以專業運動員訓練的他們,到臨界點如果無法以奧運水平就難以繼續,而馬戲是他們能想到的出路。
然而,作為運動員,他們只需要專注訓練一種運動,但在馬戲團,他們需要訓練多種技能,而且每個皆需達奧運般的水平。
最後也是最微的機會是出身於莫斯科的馬戲團學校,但Yury表示每年他們可能從學校接納一人或以下的學生進入馬戲團,沒有人可以保證從馬戲學校畢業就可以進入這個圈子。
馬戲對俄羅斯是⋯
問到本地觀眾佔的比例,Yury表示旺季旅客較多,但一般淡季主要是就算是忠實粉絲也不可能每天來看。
但對於他們來說兩個半小時的馬戲是讓他們完全忘記煩惱的地方,他們可以忘卻現有的問題,只享受當下放鬆大笑。
他們買票時會想著某個表演或藝人,如果有一環做不好就會被認為向他們“撒謊”, 所以不容許意外,即使頭痛發燒都要硬著頭皮上場。
這是他們對觀眾的承諾。
每年預留的位置──跨半世紀的愛情故事
二戰時期,一個少年在征戰前一天與戀人到老馬戲團,他答應戀人如果他能活著回來,每年的今天都會帶她來看馬戲。
活著回來的他在每年的那一天都守著他的承諾,牽著她的手坐在同一席位看馬戲。
由牽著妻子到帶著兒子,以至現在跟著一群孩孫風雨不改地看一場馬戲。
馬戲對他們來說不只是娛樂,而是故事發生的舞台。
下集:與大象生活的馬戲團員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