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期: 2016/08/25 16:00
Talking with the Tourist
Talking with the Tourist 由一班志願者組成,希望提供一個平台利用語言交流將本地人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聯結起來。
背對著我們的那個小男生才12歲,每個星期放學後爸爸都會載著他來公園參加meeting。他說班上同學的英文能力都很好,自己需要更多的練習才能跟上進度,所以來這改善英文口語能力。
一開始他沒怎麼加入我們的對話,只是安靜地在旁邊聆聽、觀察。到了後期才發現他是一個很活潑很多話要分享的小男孩。他跟我們說自己家裡本來養了26隻金魚,後來再買了一隻很兇猛的,結果把原來的26隻都吃光了,現在只剩1隻…家裡的姊姊去了中國唸書,但每次回Saigon都會打他的頭,跟他開玩笑,但他覺得很困擾……
諸如此類的小事,也許對於某些急於深入了解越南文化的旅客來說只是雞毛蒜皮、不值得知道的小事。但其實,這些小事便是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世界上沒有所謂值不值得被聆聽、值不值得分享的故事,只有願不願意跟別人分享的故事。
另一頭,Jeff跟一名當地大學一年級生Hạnh談創作,今年讀大一的她,聽見我們旅行說故事及寫作的計劃之後,感到非常好奇,叫Jeff展示一下在越北遊歷寫下的文字。她對用英文寫作感到疑惑,明明母語為中文定寫作起上來就用英文,感覺奇怪。她說,只會在課堂或書寫功課才會用英文。書本上看見的英文只是以死板知識的形態出現,並沒有想過原来可以用英文作寫作工具,寫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
聊著聊著,天色已暗下來,但兩人仍聊得興起。Jeff跟Hạnh分享寫作的思路過程: 準備一本筆記簿隨時用自己的文字記錄,多寫隨筆、日記,如下:
As travellers we are not there to “teach”, but rather listen to the little nuggets of the local lifestyle.
Ended up talking with a uni student student about using english as a medium for creative writing. Whilst sharing with her my creative process, i was again reminded how being as an English major shaped me into who I am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