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期: 2016/12/26 00:00
Day 1 緬甸之行Go! 😂香港➡️仰光➡️曼德勒
聖誕節後的第一天,我們三人在機場二號客運大樓集合, 準備啟程去仰光。香港和仰光距離1,971公里。緬甸是一個東南亞國家,鄰近泰國和老撾,人口約5000萬人。在2010年,緬甸不再由軍政府統治,成為了共和國。緬甸並不是熱門旅遊地區,自由行旅客已經不多,旅行團更寥寥可數。對很多人來說,緬甸也許是一個神秘的東方國度;大家會憶起的,也許是她和佛教不可分割的關係;又或者是昂山素姬這位緬甸重要政治人物。我們起行前訪問過身邊的人對緬甸的看法,離不開落後、危險。
「吓?緬甸?咁危險?」
「你去搵昂山素姬?」
「軍政府,打仗喎!」
最誇張是我們組員Joyce的家人,問她要不要寫遺書!😂
因為正值聖誕,機上有人戴著聖誕帽。機上很多不同國家的人,多是轉機的。
^愉快的聖誕帽
我們旅程開端並不太完美。在降落後,乘客如常起身拿行李。此時,機長卻廣播,表示機上有醫療事故(medical case),請乘客坐下,讓走廊保持暢通。幸好,乘客們都很合作,馬上坐下。病人在機艙末端,空中服務員在走廊上跑來跑去。我們坐在前方,所以不太確定後方發生了甚麼事。本來,機組人員似乎想請病人先離開機艙,可是問題似乎比想像中嚴重。不久之後,機長再次廣播,問機上有沒有醫療人員,並請求協助。我們都是醫學院的學生,雖然打著醫者共「緬」之的旗號,但是我們均為二年級學生,並未學習過臨床醫學,最多只會最基本的CPR(心肺復甦術)。病人情況嚴重,我們也幫不上忙。作為醫者,卻不能做甚麼,無力的感覺實在不太好受,更提醒我們要努力讀書,將來才能幫助更多的人。希望病人吉人天相!
經過兩個多小時,我們到達了仰光。仰光機場很小,下飛機落一層,入境大堂、行李帶、機場出口都能一眼看見。
緬甸有很多獨特的文化,而要數緬甸最有特色服裝,非longyi莫屬。longyi是一塊繋在腰間的長布,布料長至腳踝,有點像長裙,方便又舒服。之前就聽聞過longyi在緬甸很普遍,不過沒料到一到機場,見到的當地人都是穿着longyi的。
我們到達是正值晚飯時間。我們去了機場的KFC。KFC在香港隨處可見,但在緬甸卻是十分珍貴的。緬甸到2015年都沒有任何一間國際連鎖快餐店。2015年在仰光市內的第一所KFC,是象徵緬甸國際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世界在改變,緬甸也在漸漸和世界接軌,正在崛起,不再是人們覺得的落後國家。
別看快餐在香港是廉價食品的象徵,正因為是新興文化,KFC在緬甸可是貴價美食!緬甸人一天最低工資為3600緬元, 而二塊雞髀要3000緬元!然而因為新鮮感和衝擊性的味道,也是有很多當地人去吃的。
^緬甸的第一餐。他們的KFC有蛋撻吃。
吃到一半,機場突然停電了,不過人們好像習以為常。電力很快也回復了。
吃完晚餐後,我們便離開機場去車站,準備乘搭過夜大巴去曼德勒。我們坐上了車子。車子駛在路上,卻好像看不清附近。這時,我們發現緬甸是沒有街燈的。我坐在後座,連前面的倒後鏡也看不清楚。不知道司機是怎樣看後面的呢?
到達車站後,我們先checkin。距離起行還有時間,我們去了車站附近逛。回車站時,我們迷路了,於是去問旁邊的當地人。雖然語言不通,可是他還是指出了大概的方向。正當我們走到一個路口,準備拐彎時,當地人騎着單車出現了,用手指示意我們走錯了方向。要是沒有他,我們就走錯路了!真感謝當地人的熱情呢。
車站裏面有不少女性在向乘客兜售小貨品,例如紙巾、餅乾等。他們的攤位是可以自由移動的,大部份會把貨物放在一個直徑約一米的圓形竹盤,對這邊的乘客兜售過後,便會把整個盤頂在頭上,向另一邊的乘客移動,繼續兜售。心想,這麼多貨物,一定很重吧!很佩服她們為了生計這麼努力。
我們和旁邊的一位當地女性搭話,問車站電視裏播放的藝人叫什麼名字。一開始,我們溝通不是太好,那位女士也不懂英文,只能用基本肢體語言溝通。我們嘗試用google translate把問題給她看,她卻表示自己看不懂文字。此刻發現,我們知書達禮、通曉文字,原來並非必然。
我們的大巴行駛三個小時後有休息站。我們又重新遇到那位當地的女士,她買了些水果,並分享給我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