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期: 2016/06/07 18:33
雲南民族村的好與壞
畢竟,雲南民族村是給旅客遊覽的地方,所以都挺商業化的。但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最直接的地方讓我們了解雲南的少數民族,亦是一個最好的地方去展開我們的責任旅人文化保育之旅。
步入雲南民族村前,會先經過一條兩旁都有不同特色的傳統老店,有的賣民族服裝,有的賣手工藝品,有的賣傳統美食。到了大街的盡頭,就是買民族村的門票的地方。成人票一張90人民幣,如果是小童或者是學生,就有半價,45人民幣。 (“聰明的” 隊員Gigi竟然忘記了帶學生證! 就這樣,要買貴票了)
另外,你可以要導遊同行介紹,導遊費多少不太清楚,我們亦覺得還是自己慢慢發掘當中的特色更適合。
雲南民族村裡的人不多,可能是因為這裡真的很大很大很大,難以估計人數多少,我們更迷路了好幾次呢!這裡你可能真的要花一整天的時間才能走完。正因如此,很多人會選擇租用電動自駕車或腳踏自駕車,你也可以坐他們的觀光小火車,電瓶觀光車,游船,還有!觀光直升機!對!直升機!(如何霸氣地觀光?坐直升機啦,不過…這些機會不是屬於我的) 我們卻選擇了最原始的方法- 走路。
阿昌族是我們最先接觸的民族,是雲南省的獨有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德宏州的隴川,梁河,潞西等縣,人口約3.4萬。
阿昌族的旁邊是景頗族,也是我們最感興趣,花最長時間去了解的民族。景頗族人口約13萬,主要聚居在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洽州境內。目腦縱歌節是景頗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在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舉行。我們有幸欣賞他們的歌舞表演,觀眾席左右三排椅子都幾乎坐滿。“主持”風趣地介紹了少許有關他們的民族,然後示範製作民族獨特的棵子。表演接著開始,一班年輕的景頗族人演出精彩的舞蹈,他們的服裝上都會掛上銀鈴,令表演更引人入勝。他們還演唱了動聽的的情歌。景頗族的情歌很簡單,都以山歌的方式唱出,一句示愛的句子後面加上so mi la do so這幾個音。最後“主持”還教我們幾句景頗族語言,表演全程大概三十分鐘。
表演結束後,我們找了“主持”一齊拍照聊聊天,也向他介紹我們責任旅人的意念,他表示現在的傳統景頗族文化已慢慢消失,新一代再不會寫景頗族的文字,所以他很希望可以減輕文化入侵的影響,希望旅客能尊重特有文化。而當他知道我們是從香港過來,熱情的他即慶唱出歡迎香港的景頗族歌曲,還教會了我們幾句。除了學唱景頗族的歌曲外,我們亦嘗試學習他們的樂器- 口弦。試吹一次又一次…. 果然我們…還是失敗了。***Video will be uploaded soon!***
接著我們便到其他民族了解,包括哈尼族,怒族,苗族,布朗族,獨龍族,回族,白族等等。有興趣想知道更多有關少數民族的朋友可以私下聯絡我們呀!
雲南民族村雖然是挺商業化,不過想要簡單了解少數民族,這裡確不錯,民族朋友都會很熱情地分享他們族的故事,希望我們能感受和知道他們每個族的獨特之處。
推介指數:****
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