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期: 2018/09/08 10:30
細遊布達拉宮
建築平面佈局方面,其基本形式是正方形或長方形,但主要建築呈回字形。屋頂以藏式平頂為主,也有一些漢式歇山式屋頂。由於山地崎嶇不平,為方便建築宮室並增大建築底層面積,布達拉宮建築廣泛採用「樓角屋」的形式,即先在地基上縱橫起牆,上架樑木構成下房,俗稱「地壟」。地壟隨坡度設定層數,紅宮和白宮有5至6層,牆體為夯土牆或石牆,牆上鋪楊木椽子和碎樹枝。因承重力較佳的緣故,布達拉宮幾乎所有的殿堂、僧捨、學校等建築,以至前後山的登山坡道和東西庭院也建有地壟。
布達拉宮的木結構和柱式建築,承傳了藏傳佛教建築的凝重沉穩,所有建築的木結構都是鬼斧神工的藝術。柱子呈方形、多邊形、亞字形和梅花形,構件之間用暗銷相連,梁與梁之間用企口連接,梁與椽子之間用固定的蓮花瓣或凸凹花邊,以及層數不等的裝飾方椽形成坡狀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