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期: 2017/12/27 00:00
快90年歷史的茶餐廳?在萬隆
為了準備採訪,我們先了解了印尼華人的一些知識。
在印尼,華人對經濟的影響相當大。
例如,在這個吸菸人口居於世界第4的印尼,國內最大兩個香菸品牌「Djarum」與「Garam」都屬於印尼華人的公司。大街小巷都有在賣、被稱為國民美食的「Indomie」泡麵,也是華人企業。更別說影響力擴及全國的「MNC」媒體集團跟「MITO」電信公司,都是由印尼華人所掌控。根據《富比世》雜誌的統計,2016年印尼的前10大首富之中,居然有8位是華人。(source:https://www.twreporter.org/a/indonesia-anti-chinese)
source: https://s3-ap-southeast-2.amazonaws.com/abs-afd-images/store/product/indomie-frie-8297.jpg
印尼的華人與馬來西亞不同,青年一代都取了印尼名字,多不會講中文。這與印尼歷史息息相關。
軍事強人蘇哈托(Suharto)推翻印尼國父蘇卡諾(Sukarno)之後採取強硬的排華政策,1967年到1998年前總統蘇哈托執政的31年間成為反華最為激烈的時期。
蘇哈托上台時打著反共的旗幟,將印尼華人貼上紅色標籤,利用防止中共入侵印尼的理由,大規模屠殺印尼華人。他並且實施了一連串禁令,奪取華人的印尼公民身份,在法律上將華人歸納為「外地人」,讓印尼人有了華人都是共產黨,想竊國的誤解。
「那時候華人的一切都被禁止了。沒有中文學校、不能慶祝華人傳統節慶、不能做官不能當軍人,連中文名字也要改成印尼名,幾乎是什麼都不行。」
也因為蘇哈托的排華政策,不少印尼華人除了原本的中文名字之外,另外取了印尼名字。
因為完全沒有學習中文的管道,印尼現在許多中年人不會中文,甚至連父母親的福建話或是客家話方言,都一知半解,印尼華人世代間的語言能力也因此出現了落差。
在萬隆,我們採訪了Aldi Yonas先生。
他是家族企業的第四代傳人。
Aldi Yonas的家族經營著一間茶餐廳,在萬隆很出名,印尼語為Warung Kopi Purnama , 中文名十分有趣,叫“請嘗試餐廳”。
餐廳于1931年開業,如今已經走過了快90個年頭。
Aldi Yonas是長子嫡孫,接手餐廳就要滿3年了。
會想當年,家族並沒有刻意培養Aldi Yonas成為傳承的角色,他便依自己的興趣前往馬來西亞留學,修讀建築與室內設計的課程。畢業後,返回家鄉萬隆,才逐漸開始學習打理公司。
Aldi Yonas坦言,如今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傳承餐廳的傳統特色菜餚,又如何發展創造新的菜式以滿足食客口味變化的需要。
圖片中的吐司與紅茶和香港茶餐廳的多士十分類似
餐廳的特色咖啡,值得一嘗
Aldi Yonas介紹,茶餐廳最引以為豪的菜式就是炒飯、炒麵,特別之處在於烹調的炒法,這是潮州式的,和炒貴刁的做法一脈相承,與印尼當地餐館的炒法不同。翻炒所用的醬料也都是自家制的,口味獨特,每一味作料都沉澱了快90年的歷史。
展望未來的發展,Aldi Yonas希望可以保留餐廳傳統食譜的烹調手法以及味覺記憶,發展連鎖餐廳,服務更多食客。
Aldi Yonas對於青年創業相當有信心,他希望得到多方幫助,獲取更多發展的資金支持、資源與人脈,而不僅僅只是與家族中的親戚一起經營餐廳的產業。

餐廳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