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一帶一路」以國際和區域經濟和貿易合作為大前提,不過沿線國家眾多,文化、背景、政局相異,各國因應局勢和本國利益,在與中國合作上會有不同考量和取態。隨著「一帶一路」的推行,中外關係趨於緊密的同時,亦將出現不少挑戰,需要各國政策上的配合和協調,才能確保計劃順利推行,才能確保這個長線計劃順利推行。
資訊動畫
「一帶一路」以國際和區域經濟和貿易合作為大前提,不過沿線國家眾多,文化、背景、政局相異,各國因應局勢和本國利益,在與中國合作上會有不同考量和取態。隨著「一帶一路」的推行,中外關係趨於緊密的同時,亦將出現不少挑戰,需要各國政策上的配合和協調,才能確保計劃順利推行,才能確保這個長線計劃順利推行。
「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均會因應局勢和本國利益,而在外交合作方面有不同考量和取態,以至各國政府在合作過程中遇到不少障礙,實需要長期的磨合和協調。
加強各國政府間對話和合作機制,制定國際或區域合作的規劃與措施,協調過程中存在的難題,保障彼此的利益和長遠合作關係。推動政策溝通的方向,包括以下幾方面:
宣揚互利共贏理念 | 透過出資協助發展中國家改善基礎設施、分享經濟成果,以及為世界共同發展創造條件,進一步傳遞和平發展、開放包容、與他國互利共贏的價值理念。 |
加強經濟合作 | 「一帶一路」策略重點是促進區域和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例如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援助以改善基建設施和當地經濟、加強貿易和金融合作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等。經濟合作離不開政策上的溝通和配合,當國家之間經濟合作緊密,擁有共同利益和目標,有助增加政治互信。 |
深化多邊合作機制 | 中國早與多國組成雙邊/多邊機制和區域合作平台,加強雙方或國際間經貿和能源等夥伴關係,例如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上海合作組織和亞歐會議等。「一帶一路」可視為部分現有區域和國際合作機制的加強版,進一步制定國際或區域合作策略,確保彼此的利益和長遠合作關係。 |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眾多,語言、文化、價值觀等大不同,且有許多外界認識不深的發展中國家,除了政府層面的溝通和協調外,民間層面的互相了解和合作,對於計劃推行亦非常重要。
2017 「一帶一路」多媒體通識教材版權為香港青年協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