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全港校園導讀比賽」


書名:運動員的雙行道
節錄:鄭國輝 - 輸到盡時的哲學
聲演:尹溥程
出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在成為滑浪風帆運動員之後,鄭國輝輸過很多場比賽,在他獲得亞運金牌前,也有懷疑過自己輸了十多年是否很失敗。但最終,他想到的竟然是滑浪風帆讓他找到了一個奮鬥的目標,而不至於在年輕時走上歪路做飛仔,其實已經是大賺特賺,贏了許多。

15歲,鄭國輝參加了滑浪風帆運動員培訓計劃,初初收許多人,只要願意學的都可以參加,但慢慢收窄,到最後就僅餘十個運動員成為港隊。那年,他才讀中一。

「由於比身邊的同學年長,所以心態上比較成熟,那時我的操行還可以,但仍不想讀書,只得體育合格,其他科目都是紅色的。」

鄭國輝說,那時唯一讓他投入的,就是滑浪風帆,「原來我很鍾意這項運動,沒一樣運動能令我如此投入。

記得當時訓練是在大美督水上活動中心,而我的宿舍在柴灣,每逢星期六日訓練,我要九時到達,於是六時便起床。星期六晚我會在母親大埔的家裏過夜,及至星期日完成訓練再回宿舍。滑浪風帆令我心態上改變,有動力想去做好這運動。」

由最初加入培訓計劃,因操行不佳技術麻麻,差點被踢走,到最終以一年時間由最差攀升為隊中最好的運動員,鄭國輝真的擅長打逆境波。

鄭國輝說,跟珊珊一起練習過一段日子,從她身上真的獲益良多,包括做運動員應有的態度、質素,和使命感,這些都是從她身上學回來的。

她令我感受到,若想成為一位出色的運動員,就要有這樣的魄力和鬥志。

回想起來,鄭國輝也不明白自己為何有這動力,捱過如此精神上和體能上的磨練。

2001年,他在世界青少年滑浪風帆錦標賽奪得季軍,才算合資格獲得一筆夠吃三餐的資助金額。同年,他亦獲選為香港傑出青少年運動員。

在初嚐勝利的滋味後,鄭國輝以為自己很快就能代表香港出戰亞運、奧運等大型賽事,但他卻一次又一次落選了。

2006年,他又輸掉了前往多哈亞運的香港選拔賽,贏他的,就是被傳媒譽為「風之子」的陳敬然。儘管如此,當這位宿敵邀請鄭國輝做他參加亞運前的練習對手時,鄭國輝仍然答應。

試想像,一個贏了你的人,還來邀請你幫他練習,真的不是每個人能如此心胸廣闊地答應。因為大家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標,為何要花三至四個月的時間和他一起練習?

「但因為他是我隊友,而且我們由細練到大,有一個作為群體的觀念。而且我深信,將來有一天說不定我也需要別人幫忙。」

從2001年一直輸到2008年,面對種種打擊和困難,幸得教練黃德森勸勉。「無論我跌得幾低,每一次輸選拔賽,很快就會重燃我對運動的熱誠,繼續努力。」

終於在2010年,鄭國輝勝出廣州亞運的選拔賽,參加了他人生第一個亞運會,但最後只得第五。

再一次輸掉這個期待已久的比賽後,讓他徹徹底底進行了一次反省;反思自己這十年來究竟做了什麼,為何會這樣?哪裏出錯?

2014年仁川亞運前,鄭國輝對自己的要求變得更嚴謹,「那時我終於明白,在訓練時怎樣可以到巔峰,就是許多時你要跟自己的精神打仗」鄭國輝說,那些漂浮於腦際的負面信息,在那半年內慢慢減少,他越來越有抗壓能力,到臨近亞運,勝出的信心已大增。

2015年3月,鄭國輝獲選為2014年度香港傑出運動員,而就在這運動生涯的巔峰,他宣布退役。

回想退役前的亞運一戰,鄭國輝說,他有段時間迫得自己太緊,甚至有點扭曲了。「可能我輸得太多,贏這場比賽對我太重要,但其實輸也是一個過程,輸的過程已有得著,思考時不用太負面。為何不正面一點去思考,你輸了也汲取了輸的教訓,之後做好一點。得金牌後,我得到的就是我對自己承諾的滿足感,但若我輸了也會開心,能樂觀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