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校園導讀比賽》2021-2022


書名:非常疫情.非常關懷
節錄:第三章 李錦 - 讓山林郊野成為心安的歸處
聲演:鄭敏兒
出版:香港青年協會

「你看,這山稔多美!」李錦說起山上的一草一木時,總是笑臉盈盈,彷彿談起家裡的孩子一樣。

大概與一般港人有異,每當下班時要回歸市區、嗅著混濁空氣又要和人群擠擁,他就覺得不舒服,放工後反而期待翌天上班,其對郊野公園的熱愛可見一斑。

郊野公園,彷彿是他發揮的舞台。作為技工,他的工作範圍甚廣:包括種樹、處理山火和颱風後的損毀、設計、建築、維修設施 ,還有園內的清潔工作等,包羅萬有。

然而二零二零年的疫情,可謂一段非常特殊的時期,為他帶來了不一樣的工作體驗。

自山上人漸多 ,令山上垃圾數量大增,李錦的其他主要工作都暫時放下了,執拾垃圾成為他優先處理的事項。

一般登山客對此行山禮儀甚熟悉,故疫情前山上垃圾數量有限。然而疫情爆發後,一些沒有行山習慣的市民,紛紛湧往大自然,卻不諳此文化,才在山上留下不少垃圾。

當有一個人把垃圾放下,就有另一人把垃圾放在旁邊,通過這「羊群效應」,促成了一堆堆垃圾。

至於行山徑上,也會看到垃圾零零星星散落在路上。更會有人把垃圾拋在山邊隱蔽的角落,以為這樣就無人知曉,李錦都會逐一執拾,不論有多偏遠崎嶇。

所以當郊野公園成為遊人們喘一口氣、稍稍放鬆的避風港;垃圾其實令李錦緊張了起來,就如有人把口罩丟進了他家裡。

環境受破壞自然傷感,但另一方面,李錦卻表示理解,同時樂見愈來愈多人上山的趨勢。「疫情也是一個提醒吧,提醒人生有無常、有逆境。這世界就是有很多變化,必須努力去適應。」

山上日積月累的修煉,李錦培養出一種豁達的心態,他希望用寬宏的態度面對疫情中的衝突。「我明白,行山是要時間學習的。」

在等待轉化的期間,李錦不介意多做一點、辛苦一點。

「如果你看見有人扔垃圾,你就想:『這個人真衰!』那就會愈做愈氣了。但如果你想:『他們還未懂行山,單是行都已經那麼辛苦,身上又孭著水和食物,你要他如何帶走垃圾呢?』」

與其對亂拋垃圾的人黑口黑面,他會選擇笑臉迎人、打個招呼。

當別人跟他說「辛苦了」時,他會溫馨提示對方:自己垃圾、自己帶走,那裡就有垃圾桶了喔!

即使有人對他的打招呼無感,李錦都不氣餒,會認為對方聽不到而已。「如果你每天都去跟他打招呼,我相信對方總有天會回應你的。」

這當中存在一點傻勁,但是也天真得美好——這就是李錦面對疫情的處世哲學:努力不懈地做好自己,心存善念而互相體諒。

「畢竟,這山就是我家。」因為視之為家,才會渴望融洽、才會不計較付出。

雖然有些人對家的定義未擴及到山野間,但因爲山,並不是屬於一個人的,亦因此,只有一個人努力並不足夠。

李錦期待有天,山不是港人短暫的避風港、不是避疫的過路處,而是所有香港人都願意一起花盡心思去守護的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