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校園導讀比賽》2021-2022


書名:爸爸單車—尋找生命的角色
節錄:爸爸力量—放手
聲演:李靜
出版:香港青年協會

劉爸爸小時候在內地長大,他的爸爸則就在香港工作。後來劉爸爸來港父親團聚,並結識了太太,從此在香港落地生根。

劉爸爸跟很多上一代人一樣,兄弟姊妹多,小時候沒有機會讀書,很早便需要工作養家。他加入了電腦行業,在日間工作,晚上進修英語和電腦課程,後來更找到一份銀行的電腦工作,一做便做了38年直至退休。

結婚後,劉爸爸計劃與太太生兩名小朋友,因為希望小朋友有伴,而有兄弟姊妹更可以學習到如何與別人相處。

後來,劉爸爸跟太太誕下兩個女兒,他們年紀相差兩歲,二人感情很好,但性格卻截然不同。

大女比較《男仔頭》,有時會心散,而細女則心思細膩,性格比較女兒氣,所以爸爸要常常鼓勵她。

兩個女兒出生後,我要想的東西就多了,例如怎樣教育她們,我的目標只是她們將來有能力自立,照顧自己,那樣就好了。不過,我也想為她們舖一條好一點的路,讓他們日後的日子好行一點。

雖然他盡量不想給予女兒壓力,但其實心中也會為她們的學業著緊-父母的心情就是如此矛盾。

劉爸爸常常跟女兒說:「讀書盡力就好,不一定要考第一、二名,但能保留在精英班的話,將來派到好的中學,日後的路會順利一點。」

在潛移默化下,兩個女兒也認真學習,雖然大女兒有時心散,但在爸爸提點下,最終兩名女兒都考入不錯的名校,學校校風良好,讓劉爸爸鬆一口氣,不用怕女兒學壞。

除了為女兒的學業操心,劉爸爸也希望她們能健康地成長,自小便讓他們學游泳,他亦讓他們學彈鋼琴,讓他們有一技之長。

「她們由幼稚園開始一路游到中三,我想讓她們參加公開賽,不是要求她們拿出甚麼成績,而是想他們感受到比賽的氣氛,學習如何努力。」

兩個女兒升上中學後,成績方面也不需要爸爸擔心。他們學校的文化是很多同學會到海外升學,而家姐後來也萌生了這個念頭。有一晚,家姐走來跟劉爸爸商量說:「我想去美國讀書。」

於是,劉爸爸答應了女兒。讓家姐去美國升學,妹妹當然也應該得到同樣的機會,於是兩年後,妹妹也到了美國和家姐一起生活,互相照應。雖然隔了半個地球,但她們一個星期會打一兩次電話回家,遇上甚麼事都告訴爸爸。

女兒獨立了,不用爸爸幫忙,從小照顧女兒的劉爸爸反而有點不習慣。

「從美國回來後女兒就真的太獨立了,有甚麼事都不用我理,做甚麼事都可以自己解決了;但大事還是會和我商量,例如找工作等,都會聽我的意見和分析。」

如今,兩個女兒已經各自過著不錯的人生,作為爸爸為她們可以準備的也都做完了,對於女兒的未來,劉爸爸還是跟送她們上幼稚園時的初心一樣:「沒有特別要求,日子過得開心就可以了。」

(完)